戴尔XPS 13
全新的XPS 13不同于传统笔记本产品,当你打开顶盖的那一刹那,就会被那超窄的边框设计所折服。而窄边框设计虽然已经谈了很多年,但真正像XPS 13这样做到毫无违和感的却不多,正是这一“小小”的变化,让新XPS 13引来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尤其是金色限量版,轻薄且有格调。
戴尔XPS 13
第一眼看到新XPS 13金色限量版时,就已经确定它不会辱没XPS这个名号,依然保持着这个系列所执着的高品质,当然也依旧没有放下那高傲的身段,万元售价也是这款实至名归的抉择。新XPS 13金色限量版在硬件配置上同样搭载了Broadwell平台,外观方面则与普通版本相似。
戴尔XPS 13
戴尔XPS 13
首先从整体设计来看,新XPS 13顶盖正中的LOGO点缀的恰到好处,纤细的黑色亮面金属圈包裹着“DELL”字样,简约中流露出独特的时尚气质。而与其它轻薄本相比,新XPS 13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戴尔XPS 13
其一,XPS 13配备了高档碳纤维材质底座和阳极氧化铝顶盖。我们都知道,碳纤维材质在柔韧性方面非常突出,坚固耐磨,甚至比铝镁合金的坚固度也要高出不少,同时与金属材质相比更加轻便。XPS 13的设计师利用这一特点为其设计了底部进风口和后部出风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散热效率。
戴尔XPS 13
其二,XPS 13采用了超窄屏幕边框设计。试想如果新XPS 13依然采用宽边框设计,那么即便它采用了高品质的阳极氧化铝材质、碳纤维材质,并搭载第五代酷睿,相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备受好评。由于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因此就需要对摄像头进行位置的更改,5mm的边框是承载不下摄像头原件的,因此新XPS 13的摄像头与麦克风被安置在了屏幕左下角边框之上。
戴尔XPS 13
其三,新XPS 13其机身线条采用了大弧度圆角过渡,这让机器看起来更加圆润,而不拘泥于直角或小圆角线条展现出来的商务风。而在机身配色方面,新XPS 13顶盖采用了金属质感的银色,C面则配以类肤质感的黑色,同时以银色金属质感线条做腰线,整体给人以简洁干练的感觉,同时又具备出众的美感。
戴尔XPS 13
在屏幕素质上,新XPS 13将业界标准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920×1080P IGZO 2 IPS显示屏,这就是新XPS 13给业界带来的新规格,100% sRGB色域的IGZO 2 IPS面板,配合13英寸1080P屏幕规格,使得新XPS 13拥有了非常出色的视觉体验。
戴尔XPS 13
细节设计也是新XPS 13的一大看点,这也是XPS系列最擅长把控的事情,虽然整个机身设计看似简洁明了,没什么太多细节可抓,但是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不少精心制作的地方。这些小细节如果单拿出来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样一部充满美感的作品。
戴尔XPS 13
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C面,键盘部分的设计是XPS系列引以为傲的地方,实用的巧克力键盘,加上略微下凹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帽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触击手感。整个C面面板以表面涂有类肤漆,触感细腻柔和,唯一不足是容易留下手印和汗渍。
戴尔XPS 13
如今无论是笔记本还是超极本在设计上都力求简约,尤其是键盘部分,XPS 13同样如此。所有常用功能按键被设计在F1-F12键上,只有电源键单独设计在机身右上角,其实相比于那些把电源键设计在键盘区位的产品来说,独立的电源键设计更受用户喜爱。况且XPS 13电源键设计小巧精致,手感清脆,开机时会发出蓝色背光,使整机的美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戴尔XPS 13
新XPS 13机身厚度从后向前越来越薄,因此所有接口均设计在左右两侧靠尾部的位置。我们看到机身左侧配置了电源插孔、Mini DP接口,1个带有PowerShare功能的USB 3.0端口、耳机麦克风混合插孔,以及电池电量指示灯开关。机身右侧则配置了安全锁孔、同样带有PowerShare功能的USB 3.0端口,以及读卡器。
戴尔XPS 13
新XPS 13机身左右两侧除了常用接口外,还在靠近前方的位置设置了扬声器,不过由于机身厚度限制,因此扬声器的整体素质只能算是达到了普通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音质,需要体验高品质音效输出的用户,可以选择外接音箱或耳放设备。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直到 2006 年推出 Macbook Pro 后,苹果才真正拥有了成熟而稳定的产品线,并且在国际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在苹果的产品线中,Macbook Pro 定位于高性能、全功能,如果说 iPhone 和 iPad 主要用于浏览和查看内容的话,那么 Macbook Pro 就是专为创建内容而打造的。尤其是图形设计、照片编辑、视频渲染这些复杂的内容创建类工作,最适合发挥 Macbook Pro 的性能优势。虽然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Macbook Pro 的用户远不如 iPhone 和 iPad 那样多,但在苹果帝国的生态系统中,Macbook Pro 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如果单看刷新 15.4 英寸笔记本的厚度纪录,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尺寸轻薄本基本上是市场的一个空白,这个尺寸的笔记本一般是走性能和舒适路线的。但我们要知道,采用了低电压处理器和集成显卡的 MacBook Air 的散热成绩才勉强及格,而新的超薄 Retina Macbook Pro 能塞得进去一块标准电压的酷睿 i7 四核处理器,以及一块 GT 650M GDDR5 独显,这对散热设计提出的挑战太大了。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接口的变化更明显,首先是去掉了 RJ-45 网线接口,在这方面苹果一向很大胆,第一个拿掉软驱和调制解调器的公司都是苹果,网线接口的物理尺寸显然已经成为降低 Retina Macbook Pro 厚度的障碍,如果做成像超极本那样的隐藏式设计,就违背了苹果追求简约的理念。如果说 MacBook Air 在08 年去掉以太网接口时受到巨大争议的话,那么这次 Retina Macbook Pro 受到的争议则要小很多,毕竟现在无线 WiFi 已经非常普及了。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Retina Macbook Pro 的键盘设计与老款 MacBook Pro 相似,除了将电源键放在右上角以外,整体布局几乎一样,但敲击的手感却很像 13 英寸的 MacBook Air,机身变得轻薄的后果就是键盘的键程也跟着变短,但不会有 11 英寸 MacBook Air 那种局促感,也没有像敲击桌子的感觉。触控板方面没有变化,和老款 Retina Macbook Pro 尺寸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升级 OS X Mountain Lion 操作系统后,多点触控板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Retina MacBook Pro 的摄像头像素提升到了 720p,这可以提高 Facetime 的效果,摄像头边上有一个提示灯,当打开摄像头进行视频通讯的时候,这个提示灯就会亮起。还记得《绝望主妇》中 Susan 被偷窥的那场戏吗?很多人都担心摄像头被网络黑客破解,导致隐私被偷窥,而这个小灯至少可以起到一些提醒作用。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Retina MacBook Pro 可以看作是 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的混合品种,轻薄程度向 MacBook Air 看齐,而整体的设计 ID 还是延续了 Macbook Pro 的风格,机身边缘的弧线和切角部分都和普通型 Macbook Pro 相似,黑色转轴也延续了上一代的设计,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机身前端的内凹槽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更易于掀开屏幕。顶盖上的苹果 LOGO 没有变化,依然是乳白色的镂空处理,开机时会发出亮光。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在接口方面,机身的改变带来的接口的全新设计, 最大的改变是左侧的电源接口变成了 MagSafe 2,相对于 MagSafe 来说要更细长一些。新一代的 MacBook Air 也升级了这种 MagSafe 2 电源接口。对于普通型 Macbook Pro 的用户来说,可以在苹果官网上购买 10 美元的转接头,从而让已有的电源线接入 MagSafe 2 。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当然,苹果绝不会满足于此,它在追求更新的技术——在 Retina Macbook Pro 身上,我们看到了两个 Thunderbolt 雷电接口,比普通型 Macbook Pro 多了一个。Thunderbolt 除了比 USB 3.0 速度快一倍之外,本身也是 Mini DisplayPort 视频输出接口,此外它还能转接为 HDMI、DVI、VGA、RJ45 和 FireWire,功能十分灵活。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机身右侧在取消了吸入式光驱后,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引入更多接口,从而提高 Retina Macbook Pro 的实用性,苹果最终选择加入了一个 HDMI 和 USB 3.0,对于这个选择,很多人认为是败笔,因为苹果死忠认为 Thunderbolt 是所有接口的终极形态,苹果应该一步到位,全部使用 Thunderbolt,顶多保留一个 USB 3.0 就够了。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不仅仅是外形和硬件,设计师还要考虑接口、软件和配件的兼容性,以及与未来的产品如何连接。所以我们从苹果身上很少看到乌龙事件,比如第三代 iPod 配备的 Dock 数据线,现在依然可以用在 New iPad 上。牵一发动全身,苹果产品线前后呼应,每次新品发布从来没有痛苦过,这更多的是出于全局考虑。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历代 MacBook 散热系统的表现都不算太好,这次遇到的挑战更大,关心 PC 平台的玩家应该知道,Ivy Bridge 处理器的发热量并未降低,尽管采用了 22 纳米技术,但 3D 晶体管技术将节省的功耗又吃了回来。Retina Macbook Pro 配置了高端的酷睿 i7 四核处理器,最高睿频达到 3.6 GHz,规格之高,不仅之前的 Macbook Pro 没有采用过,其它品牌的轻薄型笔记本也少有尝试。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再说 GT 650M GDDR5 独立显卡,目前市面上采用 GT 650M 这一级别显卡的笔记本厚度都在 32 毫米以上,而且散热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在我们评测过程中有些产品的掌托位置依然热得烫手。所以 Retina Macbook Pro 想在 18 毫米机身内,同时解决中高端独立显卡和四核处理器这两个发热大户,难度非常的大。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苹果这次的解决办法是重新设计进气风道和散热风扇。老款 Macbook Pro 的进风口位于机身后部的中央,出风口在机身后部的两边,而 Retina Macbook Pro 则在机身左右增加了两处新的进风口,从而提高冷空气的进风量。而内部硬件的排列也非常有讲究,处理器和显卡都集中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气流顺着风道可以在第一时间带走其发出的热量。
Retina Macbook Pro 这次比较引人注意的是采用了非对称排列的涡轮风扇。普通笔记本风扇的扇叶是等距等角的,当风扇在运转时,每个扇叶与空气摩擦也是一致的,形成声音的频率相同,这样会使声音共振增强。但是如果使用非等距等角的扇叶,形成声音的频率就会不同,避免出现音频共振的情况,从而降低风扇声音的尖锐感,用户会觉得噪音不那么明显。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
我们还考察了机身表面各个位置的温度,发现除了后部两端的出风口以外,还有部分热量集中在键盘的中后部,也就是 CPU 和 GPU 所对应的位置,此时如果用户在打字,那么会感到键盘中部比左右两边更热一点。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左右掌托和触控板的这一大片区域的温度非常理想,手掌长时间贴合在上面也不觉得热,因为这下面全部是电池,同时又是冷空气的进风口,机身后部硬件所发出的热量都被吹到尾部的出风口了,不可能逆流而上。
苹果 MacBook 系列产品的液晶面板主要由 LG 、三星或夏普来提供,通过拆解 Retina Macbook Pro,我们已经确定这次的供应商是 LG Display,作为 IPS 广视角硬屏的倡导者,LG Display 今年收获颇丰,之前我们测试过的华硕 UX21A 同样采用了 IPS 广视角面板(但不是视网膜分辨率)。IPS 硬屏具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高、节能环保等优势,而且它的高强度和耐磨性非常适合触摸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 iPhone 和 iPad 上。
SurfaceBook
从客观上来看,Surface Book的出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笔记本行业一个很大的难题,即便携性与游戏性(令用户信服的图形性能)与续航能力三者不可兼得的问题。而这其实是相当大一部分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最终诉求。因此,用户对于Surface Book的肯定并不单纯是来自外观设计,亦或是硬件性能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意义其实是它满足了其它OEM厂商多年来只说到,但没有真正做到的用户诉求。
SurfaceBook
我想首先一点是,这些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大都没有Surface Book这么惹眼。虽然同为2in1电脑,但Surface Book的设计感显然达到、甚至某些方面超过了苹果MacBook或戴尔XPS 13,这种视觉冲击力对于用户而言是很难抵挡的。
SurfaceBook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往的屏幕+键盘底座可插拔设计模式,大都走双系统路线,或者键盘部分充当第二块电池这样的路线。屏幕部分拆下来可以切换成安卓平板,连上底座之后切换为Windows系统笔记本电脑,这种模式虽然兼顾了平板与笔记本电脑的特点,但并没有真正抓住用户对便携性+高性能+长续航这种缺一不可的理想状态产品的诉求。简而言之,当我买一台便携本想玩个LOL都玩不顺畅的时候,这种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没有过硬的说服力。
SurfaceBook
第三个问题就是,以往的2in1电脑在便携性、续航能力上不比Surface Book差,但没有一个敢说在性能上比Surface Book强的,这也是微软敢于说它是性能最强的13英寸笔记本的原因所在。同时能够兼顾便携、长续航以及高性能这种理想状态的,Surface Book可以说是第一家。毕竟,在性能达不到用户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单凭便携性与2in1模式的设计就想让用户掏腰包?至少在中国PC市场里还很难做到。 作为整个PC行业的系统软件提供者,微软与OEM的关系是相爱而不相杀的,即便是搞出像Surface这样的产品,因为其微妙的产品定位,也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到这种亲密关系。但是这一次Surface Book的出现则不同,微软明确将Surface Book定位为laptop,同时还在前面加上“The ultimate”,这摆明了就是要和OEM分一杯笔记本市场的羹了。
SurfaceBook
Surface Book键盘部分的厚度为7.7mm,整机厚度为13-22.8mm。而我们都知道Surface Book的独立显卡是配置在键盘底座里的,也就是配置在这7.7mm厚度的空间里,而散热系统则是由风扇+散热铜管+液体冷却这种混合型方式,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尤其是在游戏时能否有很好的散热效率和散热体验,无疑是这款产品能否获得最终认可的第一要素。
SurfaceBook
其次,微软在发布Surface Book的时候,特意强调了这是一款非常安静的笔记本电脑。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散热要求,Surface Book并不能完全舍弃风扇这种噪音大户,那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微软所描述的“Quiet”就要画一个问号了。如果散热与噪音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会让Surface Book也陷入到当初Surface Pro的尴尬境地。
SurfaceBook
而从用户角度去看,就像文章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Surface Book之所以没有被喷,是因为它是第一款真正解决用户实际诉求的便携型笔记本电脑,性能、便携、续航等因素缺一不可。其实用户对便携型电脑的需求一直很明确,就是要在保证便携性、续航能力等要素的同时,一定要有良好的性能,如果舍弃了性能,前面所有其实都白搭。这也是为什么便携型电脑这么多,但游戏本依然是最受欢迎产品的根本原因。我玩个网游都卡,要那么便携干啥……
SHOWOFF时尚网独家原创稿件,授权搜狐网,其它网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offss”,亦可搜索公众账号“SHOWOFF时尚网”!登录“SHOWOFF时尚网数码频道(https://digi.showoff.com.cn/)” 发现更多精彩!
标签: surpar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