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威海市住建局)
3月17日,《环球》杂志发布文章《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对威海市积极推动“三城联创”,不断丰富“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内涵进行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2022年5月25日,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商圈“青年驿站”工作人员(左)为求职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
在2022年联合国人居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威海“用绿色和温情来打造精致城市”案例,作为全国6个、全球21个典型案例之一,入选2022版《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供全球城市管理者和实践者借鉴学习。这已是2020年以来,威海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精致”不仅是城市的鲜明标识,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2022年,威海同时获批首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和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在“三城联创”的积极推动中,威海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以全龄阶段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坚持用精致理念统领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强化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的理念,把每个威海人的幸福都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大图景中,不断丰富“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新内涵。
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希望。衡量一座城市的温度,首先要看对儿童的友好程度。
威海将儿童友好纳入“十四五”规划、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制定了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构建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2%,婴幼儿托育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3个。威海还在全市各类公共空间择优选取112个儿童友好空间试点,实施非遗传承、儿童户外拓展等110个儿童友好服务项目,实实在在提升儿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建好儿童友好城市,威海从源头上引入儿童视角,从“一米高”的角度进行适儿化改造,把儿童友好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校门口设置爱心斑马线、公园设置儿童专用设施、出行设置儿童友好公交专线、城市书房里设置儿童读书角,等等。再比如,孩子们自己选择了儿童友好城市标识,融合了梦想彩虹、童趣时尚、舞动纽带等多种视觉元素。
青年发展型城市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威海是一座朝气蓬勃、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对青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发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持续做好深耕日韩文章,深化对韩“四港联动”合作,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2022年全市外贸出口依存度达到43.1%,居山东省首位;在威海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694家,数量排在山东省第三位;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75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元;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越来越浓的“国际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前来创新创业。
青年成就事业,关键要有舞台。威海的产业结构较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7%,位居山东省第一;全市集聚了11所高等院校、359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形成了一条空间联结、产业联动、要素聚集的创新链,串起众多创新园区、研发资源与创新企业。威海市依托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1370家高新技术企业、23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培育青年择业就业沃土,为广大青年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着眼打造吸引青年人才强磁场,威海市构建“全生命周期”青年友好服务链条,营造青年安居乐业环境。打造“英创会”“万名大学生集聚计划”等人才品牌,持续迭代人才政策,推进青年集聚回归;实施青年安居工程,建立租、购、补为一体的安居体系;提升青年生活品质,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资源供给,不断增强青年获得感。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重点联系城市
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才有幸福家园。威海恰好处在中国南北平分线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是难得的康养、度假胜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威海人均预期寿命81.56岁,比全国人均预期寿命高4.26岁。
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
新局面
威海的精致与颜值,同样覆盖到乡村每处角落。以全域精致为目标,威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精致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全面铺展。建成千里山海旅游自驾公路,串联起全市90%以上的景区、景点、民宿、驿站和海洋牧场,以及60多个乡村旅游打卡点,每年吸引4000多万游客前来感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幸福的向往永无止境,城市追求幸福的脚步也永远不能停歇。
威海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幸福城市的着力点,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全域发展的精致性、协调性、融合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在更高质量上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
来源:《环球》杂志
标签: 威海城市客户端